重游戒坛潭柘二寺得诗六首示嘿园宰平因寄堇腴 其四
重游戒坛潭柘二寺得诗六首示嘿园宰平因寄堇腴 其四。清代。陈宝琛。 晓寻观音洞,乃登极乐峰。洞深未穷底,峰峻淩空濛。峰后亦一洞,谓与浑河通。当年避兵人,千百来求容。众人一不见,从此丸泥封。我读壁上题,尽然声泪同。上述乱离状,下勘富贵空。谁将此时心,散作千声钟?回向忏我佛,冷冷西来风。
[清代]:陈宝琛
晓寻观音洞,乃登极乐峰。洞深未穷底,峰峻淩空濛。
峰后亦一洞,谓与浑河通。当年避兵人,千百来求容。
众人一不见,从此丸泥封。我读壁上题,尽然声泪同。
上述乱离状,下勘富贵空。谁将此时心,散作千声钟?
回向忏我佛,冷冷西来风。
曉尋觀音洞,乃登極樂峰。洞深未窮底,峰峻淩空濛。
峰後亦一洞,謂與渾河通。當年避兵人,千百來求容。
衆人一不見,從此丸泥封。我讀壁上題,盡然聲淚同。
上述亂離狀,下勘富貴空。誰将此時心,散作千聲鐘?
回向忏我佛,冷冷西來風。
唐代·陈宝琛的简介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
► 陈宝琛的诗(564篇) 〕
明代:
胡应麟
渌水荡涟漪,江南日暮时。吴姬木兰棹,越女竹枝词。
恼杀横塘下,纷纷轻薄儿。
渌水蕩漣漪,江南日暮時。吳姬木蘭棹,越女竹枝詞。
惱殺橫塘下,紛紛輕薄兒。
宋代:
苏辙
邑居欲尽溪山好,不作层楼无奈何。
岩谷满前收蜡屐,漪涟极目卷渔蓑。
邑居欲盡溪山好,不作層樓無奈何。
岩谷滿前收蠟屐,漪漣極目卷漁蓑。
宋代:
汪元量
销金帐下忽天明,梦里无情亦有情。
何处乱山可埋骨,暂时相对坐调笙。
銷金帳下忽天明,夢裡無情亦有情。
何處亂山可埋骨,暫時相對坐調笙。
:
冯其庸
三上昆仑意更赊,最高峰顶望中华。神州处处多佳气,目尽青天到海涯。
三上昆侖意更賒,最高峰頂望中華。神州處處多佳氣,目盡青天到海涯。
宋代:
王庭圭
闻说学诗如学仙,怪来诗思渺无边。自怜犹裹痴人骨,岂意妄得麻姑鞭。
曾似千军初入阵,清于三峡夜流泉。只今老钝无新语,枫落吴江恐误传。
聞說學詩如學仙,怪來詩思渺無邊。自憐猶裹癡人骨,豈意妄得麻姑鞭。
曾似千軍初入陣,清于三峽夜流泉。隻今老鈍無新語,楓落吳江恐誤傳。
明代:
张弼
云杉如荠屋如蚶,诘曲溪流泻碧潭。独立小桥吟不尽,插天晴翠太湖南。
雲杉如荠屋如蚶,诘曲溪流瀉碧潭。獨立小橋吟不盡,插天晴翠太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