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文潜馆中作
次韵文潜馆中作。宋代。晁补之。 蓬山前临九轨路,三日街晴案吹土。直庐凿牖面宫垣,青壁崭崭看垂雨。殿阁风斜碧瓦寒,翅湿苍鸢不能乳。却思穷巷亦可言,一埽蚊虻通昔苦。郁蒸书课未须忙,午漏传休听天语。平生豪气对樽酒,山鸡见镜犹能舞。城南寺近晚堪过,笙歌凉月闻千户。但忧伏日细君须,割肉无缘待归俎。
[宋代]:晁补之
蓬山前临九轨路,三日街晴案吹土。
直庐凿牖面宫垣,青壁崭崭看垂雨。
殿阁风斜碧瓦寒,翅湿苍鸢不能乳。
却思穷巷亦可言,一埽蚊虻通昔苦。
郁蒸书课未须忙,午漏传休听天语。
平生豪气对樽酒,山鸡见镜犹能舞。
城南寺近晚堪过,笙歌凉月闻千户。
但忧伏日细君须,割肉无缘待归俎。
蓬山前臨九軌路,三日街晴案吹土。
直廬鑿牖面宮垣,青壁嶄嶄看垂雨。
殿閣風斜碧瓦寒,翅濕蒼鸢不能乳。
卻思窮巷亦可言,一埽蚊虻通昔苦。
郁蒸書課未須忙,午漏傳休聽天語。
平生豪氣對樽酒,山雞見鏡猶能舞。
城南寺近晚堪過,笙歌涼月聞千戶。
但憂伏日細君須,割肉無緣待歸俎。
唐代·晁补之的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 晁补之的诗(759篇) 〕
近现代:
章士钊
天意微秋,庭阴乍晓。桂林风气行人早。未须骑马听朝鸡,叩门却有吟朋到。
几树红英,一窗翠筱。诗心漫逐游丝绕。除愁除梦不求醒,叫醒稍恨莺儿噪。
天意微秋,庭陰乍曉。桂林風氣行人早。未須騎馬聽朝雞,叩門卻有吟朋到。
幾樹紅英,一窗翠筱。詩心漫逐遊絲繞。除愁除夢不求醒,叫醒稍恨莺兒噪。
明代:
杨慎
南滇六月朱夏凉,叠叠云岚浮晓光。林花含笑远天静,江草唤愁终日长。
阑风伏雨淹客路,回谷深溪非我乡。城隅隔手不相见,车马经过淋潦妨。
南滇六月朱夏涼,疊疊雲岚浮曉光。林花含笑遠天靜,江草喚愁終日長。
闌風伏雨淹客路,回谷深溪非我鄉。城隅隔手不相見,車馬經過淋潦妨。
明代:
释今无
愿乞金刚四座高,长年一册压方袍。问人每爽朱提约,在我殊怜白首劳。
念佛有时行玉兔,抡材真欲踞金鳌。神宗旧事偏能忆,閒共诸僧说海涛。
願乞金剛四座高,長年一冊壓方袍。問人每爽朱提約,在我殊憐白首勞。
念佛有時行玉兔,掄材真欲踞金鳌。神宗舊事偏能憶,閒共諸僧說海濤。
清代:
纪昀
大雪幕荒榛,冻云压高树。冲寒上高岭,冈峦莽回互。
苍然暝色合,四望疑无路。迂曲得人踪,一线微通步。
大雪幕荒榛,凍雲壓高樹。沖寒上高嶺,岡巒莽回互。
蒼然暝色合,四望疑無路。迂曲得人蹤,一線微通步。
明代:
申佳允
策蹇聊为汗漫游,流光倏忽又惊秋。萧萧黄叶濛濛雨,惹起离人一段愁。
策蹇聊為汗漫遊,流光倏忽又驚秋。蕭蕭黃葉濛濛雨,惹起離人一段愁。
明代:
张孟兼
晚秋气始肃,远客早知寒。登舻越重河,长路浩漫漫。
郑君去故国,水宿更风飧。因兹搆沈绵,伏枕在江干。
晚秋氣始肅,遠客早知寒。登舻越重河,長路浩漫漫。
鄭君去故國,水宿更風飧。因茲搆沈綿,伏枕在江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