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荡

词语解释
坦荡[ tǎn dàng ]
⒈ 宽且平。
例一片坦荡的苇丛。
英broad and level;
⒉ 喻人心地正直,心胸开阔。
例君子坦荡荡。——《论语·述而》
胸襟坦荡。
英magnanimons; bighearted;
引证解释
⒈ 后以“坦荡”形容胸襟开朗,心地纯洁。
引《论语·述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何晏 集解引 郑玄 曰:“坦荡荡,宽广貌。”
南朝 梁 沉约 《怀旧诗·伤王谌》:“长史体閒任,坦荡无外求。”
曹靖华 《飞花集·怀周恩来同志》:“那样坦荡的胸怀,以及待人接物的恳挚、热情,这一切一切啊,使我永世不忘。”
⒉ 坦率任性;放达。 《晋书·阮籍传》:“兵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
引籍 不识其父兄,径往哭之,尽哀而还。其外坦荡而内淳至,皆此类也。”
《新唐书·李华传》:“华 少旷达,外若坦荡,内谨重,尚然许,每慕 汲黯 为人。”
宋 叶适 《通直郎致仕总干黄公行状》:“君坦荡不为限级,遇人无新旧,樽酒尽欢。”
⒊ 平坦宽阔。
引唐 高骈 《过天威径》诗:“归路嶮巇今坦荡,一条千里直如弦。”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三:“中国 的长河平原,感受无限的坦荡性。”
⒋ 引申为太平。
引清 姚梅柏 《双头牡丹灯记》:“矧此清平之世,坦荡之时,而乃变幻形躯,依草附木。”
国语辞典
坦荡[ tǎn dàng ]
⒈ 坦直旷荡。形容人胸襟光明坦直。南朝梁·沈约〈怀旧诗·伤王谌〉:「长史体闲任,坦荡无外求。」也作「坦荡荡」。
反狭窄 狭隘
⒉ 坦率放荡。形容人率性而为。
引《晋书·卷四九·阮籍传》:「兵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籍不识其父兄,径往哭之,尽哀而还。其外坦荡而内淳至,皆此类也。」
唐·李颀〈送陈章甫〉诗:「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
⒊ 平坦宽阔。
引唐·高骈〈过天威径〉诗:「归路崄巇今坦荡,一条千里直如弦。」
反狭窄 狭隘
分字解释
※ "坦荡"的意思解释、坦荡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诚信不但是一种自尊、自重、自爱,更是真实的自我、坦荡的自我、诚信的自我,这是一种光荣。正如古语所说:“索物于暗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诚。”有了火光,才能照亮黑暗,有了诚信,才能立足天下。
2.而《醉渔唱晚》时而坦荡潇洒,时而跌宕疏放,松紧快慢、轻重疾徐,变化无穷。
3.首先要公道正派,无论对待上级还是下属、对待工作还是生活都胸怀坦荡、光明磊落,不狂妄自大、骄傲自满,不摆弄是非、宽己责人。
4.浮世如昨仰天饮尽寂寞,逃得今日闲酒钱便继续佘,一身坦荡半身云龙劫火心磊落,几世善果得天下皆供养我,无牵亦无挂承百家衣钵,幕天席地身披星花做绫罗入婆娑。荀夜羽
5.你最清楚“为人师表”的份量。清贫与寂寞,鲜花与赞美,都淡然迎送,心灵坦荡,如无际的原野。桃园的芬芳最为惬意,园丁的心花更是美丽。低下头,耕耘的泥土清又香;挺起胸,鲜红的太阳笑盈盈。
6.是什么力量让我们坚强,是什么离去让我们悲伤;是什么付出让我们坦荡,是什么结束让我们成长。
7.盛夏的阳光真像火烫的辣椒水,坦荡荡的街上,没有一块荫凉地。雄壮巍峨的山峰被夏日的骄阳镀上了一层金色,更显得峻峭,壮观!
8.我素喜与真诚坦荡的人结交,不虚伪做作,说话直接,做事光明磊落。如果拐弯抹角,一定达不到目的,因为我听不懂。
9.他心地善良,胸怀坦荡,性格豪爽,疾恶如仇,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10.可以自己一个人穿梭在浩浩荡荡的陌生人群中活得风生水起,却没法在自己三两成群的朋友面前一个人坦荡地走过。
相关词语
- gǎn dàng感荡
- zhèn dàng震荡
- dòng dàng动荡
- píng tǎn平坦
- kōng dàng dàng空荡荡
- huí dàng回荡
- hào hào dàng dàng浩浩荡荡
- dàng píng荡平
- yīng dàng英荡
- shì tǎn士坦
- chuǎng dàng闯荡
- dàn dàng淡荡
- tǎn lù坦露
- yáo dàng摇荡
- dàng rǎng荡攘
- bǒ dàng簸荡
- yí tǎn夷坦
- dàng rán荡然
- liú dàng流荡
- hào dàng耗荡
- tǎn zhí坦直
- fàng dàng放荡
- piāo dàng飘荡
- tǎn chéng坦诚
- dàng huī荡隳
- diē dàng fàng yán跌荡放言
- dàng yáng荡扬
- cháo dàng潮荡
- tǎn tǎn坦坦
- shū tǎn舒坦
- fén dàng焚荡
- hú dàng湖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