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木


拼音má mù
注音ㄇㄚˊ ㄇㄨˋ
词性形容词


麻木

词语解释

麻木[ má mù ]

⒈  失去知觉。

感官全都麻木了。

numb;

⒉  麻木的感觉。又称麻痹。

感觉麻木。

apathetic; benumbed; insenate; be dead to all feeling;

⒊  比喻思想不敏锐,反应迟钝。

使一个民族衰弱、压抑、麻木。

引证解释

⒈  同“麻痹”。

《朱子语类》卷二五:“心既不仁……如人身体麻木,都不醒了。”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放绑要紧,手脚都麻木了。”
郑观应 《盛世危言·医道》:“衰迈之人脑气不足,遂有麻木、昏瞶之病。”

⒉  谓感觉迟钝。

《水浒传》第一一八回:“雷炯、计稷 惊得麻木了,动弹不得。”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先生’,乡下人麻木而平静的回答道:‘您是学者,总该知道现在已是午后,别人也要肚子饿的。’”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二十:“想不到的悲哀的袭击使她麻木了。”

国语辞典

麻木[ má mù ]

⒈  医学上称知觉完全丧失,分为全身麻木、局部麻木及部位麻木三种。

《西游记·第四〇回》:「沙僧闻言,打了一个失惊,浑身麻木道:『师兄,你都说的是那里话,我等因生前有罪,感蒙观世音菩萨劝化,与我们摩顶受戒,改换法名,皈依佛果。』」
《儒林外史·第一一回》:「昨晚跌了一交,半身麻木,口眼有些歪斜。」

麻痺 麻醉

⒉  讥人感觉顽钝,不能振作。

如:「麻木不仁」。

敏感 激动

英语numb, insensitive, apathetic

德语Stupor (S)​, abgestumpft (Adj)​, apathisch (Adj)​, betäubt, taub (Adj)​, empfindungslos, gefühllos (Adj)​

法语engourdi, indifférent

分字解释


※ "麻木"的意思解释、麻木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底层民众则成为权力结构的营造帮凶与被奴役者,他们努力向权势人物靠拢,积极维护乡村等级结构,对自己被奴役的现状却逆来顺受、麻木不觉。

2.不知什么原因,我们不少人现在变得越来越麻木,对他人的不幸漠不关心。

3., 似乎每个人都觉得正义与伟大离他们很遥远,而且这些人不但因为麻木而愧疚,却喜欢用一种自以为是智者的姿态谩骂高尚,这个世界好像开始喜欢标准自我为真小人,嘲笑卫道,却极尽能力的炫耀自己的浅显。

4.美岛绿们和那些男性一样对这个世界充满了麻木感,将她们的精力消耗在卡拉oK和傻笑上,她们一起出去喝酒却从来没有花时间聆听对方漫无边际的独白。

5.而且,没有投资新装备和技巧的资金,很轻易使得物料搬运和和物源专业职员进入一个鸿鹄之志的麻木状态,使得运作松弛下来。

6.而眼下在这麻木感的笼罩中,我连自行中断生命的气力都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有的只是麻木不仁。我甚至不是我自己了。

7.起初,话出口的时候,心底还带着几分“自甘堕落”的难过,后来慢慢麻木起来,便觉得当一把阿Q也没什么,大家不都像阿Q吗,多我一个也不妨事。

8.友谊,就是这样难舍难离,可友谊同样需要精心呵护。在人际关系日益商品化的今天,人们的精神似乎麻木了,友情似乎也成了儿戏,纯真的友情一去不复返,更难寻的是知己。

9., 有颗心在痛苦中呻吟,有个灵魂在麻木中歌唱。这就是我那颗得不到慰藉的悲伤的心;这就是我那个灵魂,在燃烧着思念亲人的忧伤。

10.不久,她只感到陷入一种精疲力竭的麻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