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


拼音bó wù
注音ㄅㄛˊ ㄨˋ
词性名词

博物

词语解释

博物[ bó wù ]

⒈  旧时对动物、植物、矿物、生理等学科的总称。

natural science;

⒉  知道许多事物。

博物洽闻。

knowledgeable;

引证解释

⒈  通晓众物。

汉 桓宽 《盐铁论·杂论》:“桑大夫 据当世,合时变,推道术,尚权利,辟略小辩,虽非正法,然巨儒宿学,恶然大能自解,可谓博物通士矣。”
宋 欧阳修 《笔说·博物说》:“草木虫鱼,《诗》家自为一学,博物尤难。”
清 徐发 《<蚓庵琐语>序》:“姬公 多艺, 子产 博物,自古而然。”

⒉  指通晓各种事物的人。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於是客游后进,详论艺能,其退走者固十七八矣。二三博物,众中次詰,莫不挫其鋭,頽其名。”

⒊  指万物。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腊婆国》:“昔此邑中,有 婆罗门,生知博物,学冠时彦,内外典籍,究极幽微。”
宋 苏轼 《以石易画晋卿难之复次韵》:“欲观博物妙、故以求马卜。”

⒋  旧时对动物、植物、矿物、生理等学科的统称。

国语辞典

博物[ bó wù ]

⒈  博通万物,知识广博。

《左传·昭公元年》:「晋侯闻子产之言曰:『博物君子也。』」

⒉  动物、植物、矿物等学科的总称。

英语natural science

德语Naturkunde (S)​

法语sciences naturelles

分字解释


※ "博物"的意思解释、博物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进入本月,晋祠博物馆与晋祠公园太平花、白玉兰、黄刺梅、珍珠梅、榆叶梅等上千株各色花卉竞相开放,争奇斗艳。

2.博物馆中,各种各样的出土文物布满展厅,可以说是琳琅满目,价值连城。

3.在许多历史博物馆的画卷中,中国人经常被描绘成一群低劣丑陋的蓝黄色昆虫,被高大威猛貌似白种人的高丽武士像砍瓜切菜一般打得抱头鼠窜。

4.这一重大的发现,从此改变了马里埃特后半生的命运,使他由一个以前默默无闻的普通博物馆馆员一跃而成为享誉国际的学者,从此他与埃及考古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5.“张群拿500两黄金视若等闲,而故宫博物院别说收买《游春图》啊,就连维持正常业务经费也得不到保障,腐败透顶!腐败透顶!”张伯驹气愤地说道。

6.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残历碑广场上庄严肃穆。

7.博物馆里放着一颗夜明珠,十分引人注目。

8.假如我们禁锢在自己的思路里,不阅读艺术史,不领略大自然,也从来不看博物馆一样,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9.泰安市博物馆环境科遥参亭管理组组长马军介绍,这次双龙池防护栏被撞击属于较为严重的一次,古槐也是第一次因交通事故受到伤害,但槐树损害不是很严重。

10.“精神生活”,他暗自想道,我们为之献身的是否就是这个?我以及在大英博物馆深处的这些孤独的流浪者,有一天我们会得到报答吗?我们的孤独感会消失吗,还是说精神生活就是它本身的报答?j·m·库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