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殆:危险。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受侮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
出处春秋·楚·李耳《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例子宋·苏轼《黄州安国寺记》:“寺僧曰继连,为僧首七年,……欲谢去,其后与父老相率留之。连笑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卒谢去。”
基础信息
拼音zhī zú bù rǔ,zhī zhǐ bù dài
注音ㄓ ㄗㄨˊ ㄅㄨˋ ㄖㄨˇ,ㄓ ㄓˇ ㄅㄨˋ ㄉㄞˋ
感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近义词知足不殆、知止不辱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稀里哗啦(意思解释)
- 背腹受敌(意思解释)
- 形神不全(意思解释)
- 天涯海角(意思解释)
-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意思解释)
- 苦口之药(意思解释)
- 半吊子(意思解释)
- 大失所望(意思解释)
- 慷慨悲歌(意思解释)
- 藏形匿影(意思解释)
- 反面无情(意思解释)
- 作乱犯上(意思解释)
- 纷乱如麻(意思解释)
- 吃不了兜着走(意思解释)
- 将寡兵微(意思解释)
- 专心一志(意思解释)
- 以毒攻毒(意思解释)
- 绘声绘影(意思解释)
- 羽旄之美(意思解释)
- 各行各业(意思解释)
- 不可磨灭(意思解释)
- 皮笑肉不笑(意思解释)
- 恐后争先(意思解释)
- 之子于归(意思解释)
- 时不我待(意思解释)
- 珠还合浦(意思解释)
- 凡夫俗子(意思解释)
- 时运亨通(意思解释)
※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意思解释、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来去无踪 | 踪:脚印。来时去时都看不见踪影。形容出没极为迅速或隐秘。 |
患难与共 | 患难:危险艰苦的环境;与共:在一起。指在不利处境中共同承担灾难和困苦。 |
明知故问 |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种情况;却还要故意问别人。 |
大包大揽 | 把事情、任务等尽量兜揽过来。 |
牛口之下 | 借指卑下的地位。 |
龙腾虎跃 | 腾、跃:跳起;跳跃。像龙那样飞腾;像虎那样跳跃。形容非常活跃的姿态。也作“龙跳虎跃。” |
快心满志 | 见“快心遂意”。 |
悬崖勒马 | 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勒:收住缰绳。 |
必由之路 | 必:一定;由:经过。一定要经过的道路。 |
花拳绣腿 | 比喻只做些表面上好看实际上并无用处的工作。 |
惊鸿艳影 | 惊鸿:轻捷飞起的鸿雁。形容女子轻盈艳丽的身影。多就远望而言。 |
离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
衣锦还乡 | 衣:穿;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穿着华丽的衣服回到故乡;表示向亲邻炫耀自己的富贵。 |
己溺己饥 |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
不治之症 | 治不好的病、绝症。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或无法改正的弊端、错误。 |
令人作呕 | 呕:想吐;恶心。形容使人厌恶。 |
恶醉强酒 | 强:硬要。怕醉却又猛喝酒。比喻明知故犯。 |
大腹便便 | 便便:肥胖的样子。肚子又大又肥。形容人长得非常肥胖。多指腹内空虚而言。现也多用形容不劳而获的人。 |
天下第一 | 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 |
狼吞虎咽 | 像狼虎一样吞咽东西。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
金口木舌 |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向后退缩。 |
会少离多 | 相会少,别离多。感慨人生聚散无常或别离之苦。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 |
细水长流 | 细:微小。比喻节约使用财物;使经常不缺用。也比喻一点一滴不间断做某件事。 |
狂风暴雨 | 大风大雨。比喻声势猛烈或处境险恶。 |
止戈兴仁 | 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战争,施行仁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