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朝夕不保朝夕不保的意思
zhāobǎo

朝夕不保



朝夕不保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朝:早上;夕:黄昏。早晨不能保证晚上的情况。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

出处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36回:“妾伏念先皇帝顷在并汾,适逢屯难,危同累卵,急若倒悬,智勇俱穷,朝夕不保。”

例子他已经落到朝夕不保的地步


基础信息

拼音zhāo xī bù bǎo

注音ㄓㄠ ㄒ一 ㄅㄨˋ ㄅㄠˇ

感情朝夕不保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形势危急。

近义词朝不保夕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朝夕不保的意思解释、朝夕不保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金屋藏娇 金屋:富丽华贵的房屋;娇:阿娇;指汉武帝刘彻的姑母长公主刘嫖的女儿。原指汉武帝刘彻要用金屋接纳阿娇作妇。后指特别宠爱某美貌女子;也特指纳妾。
出师无名 谓没有正当理由而出兵征伐。
严阵以待 严:严肃整齐;严阵:整齐严正的阵势。摆好阵势等待着。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着敌人。
富贵不淫,威武不屈 富:有钱;贵:地位高;淫:惑乱;威武:武力。指不因有钱有势而惑乱,不因武力或权势而胁迫屈服。
暴发户 指突然发了财得了势的人。
患难与共 患难:危险艰苦的环境;与共:在一起。指在不利处境中共同承担灾难和困苦。
不僧不俗 僧:指和尚。指不三不四,不伦不类。
饿虎吞羊 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化鸱为凤 比喻能以德化民,变恶为善。鸱,猫头鹰,古人以为凶鸟。语本《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
安眉带眼 长了眉毛,有了眼睛。意思是同样是一个人。
逆来顺受 逆:不顺;顺:顺从;受:忍受。碰上十分恶劣的境遇而顺从地忍受;不作反抗。
己溺己饥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弟子孩儿 弟子:歌妓,妓女。婊子养的。
鬼鬼祟祟 迷信的人指鬼怪;或指鬼怪害人。形容行为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户告人晓 让每家每人都知道。
粗服乱头 粗服:粗布衣服;乱头:蓬头乱发。形容不讲究修饰。
绘声绘影 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茕茕孑立 孤独无依的样子。
死对头 指难以和解的仇敌。
叽叽喳喳 语音杂乱。
羽旄之美 装饰着羽毛的旗子飘动的状观景象。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诸葛亮: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比喻人多智广。
念兹在兹 念:思念;记念;兹:此;这个。念念不忘某件事。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铄金:熔化金属;积毁:积累的毁谤;销骨:熔化骨头。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
鹬蚌相争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黄钟毁弃 毁:毁坏;弃:抛弃;黄钟:古乐器;音调最为洪亮。黄钟被毁坏被抛弃。比喻贤才得不到重用。
别有用心 用心:存心;打算。心中另有打算。现多指心里打着坏主意。
穷愁潦倒 穷愁:穷困愁伤。潦倒:颓丧,失意。形容贫寒困窘,愁苦失意的样子。亦作“羁愁潦倒”、“潦倒穷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