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举两失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举:举动。指一件事带来两方面的损失。形容十分错误的举动。
出处《纲鉴抄略》:“朝廷一举而两失。纵不能复后,宜还仲淹、道辅。”
例子他干了一件一举两失的事
基础信息
拼音yī jǔ liǎng shī
注音一 ㄐㄨˇ ㄌ一ㄤˇ ㄕ
繁体一舉兩失
感情一举两失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错误的举动。
近义词得不偿失
反义词一举两得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博学多闻(意思解释)
- 青天霹雳(意思解释)
- 色飞眉舞(意思解释)
- 八斗之才(意思解释)
- 紫陌红尘(意思解释)
- 丑声远播(意思解释)
- 又红又专(意思解释)
- 以权谋私(意思解释)
- 河鱼腹疾(意思解释)
-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意思解释)
- 遗形藏志(意思解释)
- 笃近举远(意思解释)
- 绳锯木断(意思解释)
- 争先恐后(意思解释)
- 花拳绣腿(意思解释)
- 不得而知(意思解释)
- 安步当车(意思解释)
- 命与仇谋(意思解释)
- 酒能乱性(意思解释)
- 本末倒置(意思解释)
- 休戚是同(意思解释)
- 熟能生巧(意思解释)
- 结缨伏剑(意思解释)
- 龙驭上宾(意思解释)
- 目无全牛(意思解释)
- 立竿见影(意思解释)
- 平地一声雷(意思解释)
- 勤学苦练(意思解释)
※ 一举两失的意思解释、一举两失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初出茅庐 | 茅庐:草屋。原意指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接受邀请;就任军师;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兵;立下了战功。后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缺乏经验。 |
坚强不屈 | 屈:屈服。坚韧、刚毅,毫不屈服。 |
有约在先 | 已经约定好了。指事情的处理方案已事先定好。 |
四书五经 |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
不费吹灰之力 | 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花一点力气。 |
吃不了兜着走 | 比喻不能承受或担当。 |
时至运来 | 时机来了,运气也有了转机。指由逆境转为顺境。 |
望而生畏 | 看着就害怕。生畏:害怕。 |
不能自拔 | 拔:摆脱。不能将自己拔出来。指陷进很深的境地;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 |
善游者溺 | 会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因此而惹祸。 |
令人作呕 | 呕:想吐;恶心。形容使人厌恶。 |
兵微将寡 | 微、寡:少。兵少将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
一鼓作气 |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将功折罪 | 将:拿;用;折:抵偿。用功劳来抵偿罪过。 |
读书种子 |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
粉墨登场 | 粉墨:搽脸和画眉的化妆品。指化装后登台演戏。比喻乔装打扮一番;登上政治舞台。也比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像演戏一样活动。 |
材雄德茂 | 指才德杰出。 |
信口开河 | 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信口:随口;开河:指说话时嘴唇张合。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 | 征:征战;荡:扫荡。形容转战南北,奋勇杀敌。 |
迫不得已 | 迫:逼迫;已:停止;结束。逼得毫无办法;不得不如此。 |
形影相随 | 像人或物体与其影子那样总是在一起。形容关系密切;永不分离。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同“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断章截句 | 不顾上下文义,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弯曲原意。断、截:割裂。 |
图穷匕见 |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目的。穷:尽;匕:匕首;短剑。 |
雅俗共赏 | 雅俗:文雅和粗俗。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雅人”;把没文化的人称“俗人”;赏:欣赏。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为各种人所接受。 |
霜露之悲 | 对父母先祖的悲思。 |
单刀直入 | 单刀:短柄长刀;直:径直;入:刺入。用短柄长刀直接刺入。原意是认准目标;勇猛向前。后比喻说话、办事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语助词;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