徇国忘己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徇:为国献身。为国献身,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
出处《宋书·谢晦传》:“逮营阳失德,自绝宗庙,朝野岌岌,忧及祸难,忠谋协契,徇国忘己,援登圣朝,惟新皇祚。”
基础信息
拼音xùn guó wàng jǐ
注音ㄒㄨㄣˋ ㄍㄨㄛˊ ㄨㄤˋ ㄐ一ˇ
感情徇国忘己是褒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徇国忘身、徇国忘家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束手无策(意思解释)
- 大有可为(意思解释)
- 众喣山动(意思解释)
-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意思解释)
- 寿元无量(意思解释)
- 经纬天下(意思解释)
- 快心满志(意思解释)
- 悬崖勒马(意思解释)
- 铺天盖地(意思解释)
- 万马奔腾(意思解释)
- 吃不了兜着走(意思解释)
- 形影相吊(意思解释)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意思解释)
- 众建贤才(意思解释)
- 树欲静而风不止(意思解释)
- 事与愿违(意思解释)
- 共为唇齿(意思解释)
- 立地书橱(意思解释)
- 材雄德茂(意思解释)
- 金口木舌(意思解释)
- 风风雨雨(意思解释)
- 北斗之尊(意思解释)
- 麻木不仁(意思解释)
- 赤胆忠心(意思解释)
- 人尽其才(意思解释)
- 昏聩无能(意思解释)
- 怜香惜玉(意思解释)
- 坑坑洼洼(意思解释)
※ 徇国忘己的意思解释、徇国忘己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卵与石斗 | 鸡蛋碰石头。比喻自不量力,一定失败。 |
知无不言,言无不听 | 说的人,凡是知道的无不说出,听的人,没有一句话不接受。 |
自怨自艾 | 原指自己悔恨;自己改正。现形容悔恨交加。怨:悔恨;艾:割草;改正。 |
黄台之瓜 | 黄台:指《黄台瓜辞》,为唐李贤所作,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则天不能再废太子。比喻不堪再摘。 |
气充志骄 | 谓心满意得,骄傲自大。 |
凿壁借光 | 凿:挖。在墙上凿一小孔,借邻居的灯光读书。形容家贫刻苦读书。 |
穷家富路 | 指居家应节俭,出门则要多带盘缠,免遭困窘。 |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同“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
空费词说 | 说的话别人不听,等于白说。 |
擦肩而过 | 擦:挨。挨着肩而溜走。指没有抓住机会。 |
三长两短 | 比喻意外的灾祸或事故;现多指死亡。 |
半路出家 |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离家去当和尚、尼姑。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
诈奸不及 | 犹言十分奸诈。 |
生死有命 | 生死;生存和死亡。迷信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际皆由天命决定的。指事势所至、人力不可挽回。 |
发号施令 | 发、施:发布;下达;号:号令、命令。发布命令;下达指示;进行指挥。 |
死不开口 | 至死也不说话。指缄口不言 |
兴高采烈 | 兴致高;精神饱满。采:精神;烈:强烈;旺盛。 |
龙争虎斗 | 龙与虎之间的争斗。形容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紧张。 |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极,混一天算一天,没有积极主动的精神。 |
美人迟暮 | 原意是有作为的人也将逐渐衰老。比喻因日趋衰落而感到悲伤怨恨。 |
闲情逸致 | 逸:安闲;致:兴致。指毫无事物所累;轻松超逸的情趣。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
地丑德齐 | 丑:同类。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条件一样。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
热气腾腾 | 热气:温度高的气体;腾腾:气体不断上升的样子。原意为热气盛大。比喻情绪高涨;气氛热烈。 |
取之不尽 | 拿不尽。形容极其丰富。 |
轻重缓急 | 缓:慢;不急。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
性命攸关 | 攸:所。形容事关重大,非常紧要 |
举目无亲 | 举目:抬头看。抬头张望;没有一个亲人。形容人生地疏、孤独无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