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削衣贬食削衣贬食的意思
xuēbiǎnshí

削衣贬食



削衣贬食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削:削减;贬:降低。削减衣服,降低饮食水准。比喻省吃俭用,节衣缩食

出处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时公私有余,削衣贬食,不立资遗,以班亲旧朋友为义。”


基础信息

拼音xuē yī biǎn shí

注音ㄒㄩㄝ 一 ㄅ一ㄢˇ ㄕˊ

感情削衣贬食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生活。

近义词节衣缩食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削衣贬食的意思解释、削衣贬食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网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老实巴交 形容人规规矩矩,谨慎胆小的样子。
不二法门 不二:唯一的;法门:修行的门径。修行者唯一的入道途径。
居重驭轻 指人主掌握兵权以制政权。
首身分离 首:头。头和身体分开了。指被砍头。
触目皆是 触目:目光所及;皆:都。眼睛所见到的都是。
有权有势 势:地位和权力。既有权力,又有地位。
罄竹难书 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歌舞升平 边歌边舞;庆祝太平;有粉饰太平的意思。含贬义。升平:太平。
文治武功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学而优则仕 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依样画葫芦 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也作“依样葫芦”;“比着葫芦画瓢”、“照葫芦画瓢”。
金口木舌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雷大雨小 比喻说得多,做得少,声势很大,实效很小。
当头棒喝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足不出门 同“足不出户”。
华不再扬 已开过的花,在一年里不会再开。比喻时间过去了不再回来。
土生土长 当地生长的。
珠联璧合 珍珠联成串;美玉合成双。比喻美好的事物。人才聚合在一起。璧:中间有孔的扁圆玉器。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谚语。原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惊心悼胆 悼:战栗。形容恐惧到极点。
末大必折 谓树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属权重,危及上级。
连车平斗 形容冗员很多。
踵趾相接 谓脚迹相连。形容人数众多,接连不断。
死胡同 指只有一个出入口的胡同。比喻绝境、绝路。
一枕黄粱 比喻梦幻的不现实的好事;也比喻想要实现的美好理想不能实现;落得一场空。
黯然神伤 心情沮丧;心神忧伤。
枭首示众 斩首悬示于众。
脑瓜不灵 指人不聪明,思想转不过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