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断飞鸿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断:断绝;鸿:鸿雁。目送大雁飞去,直到看不见。形容离别的悲凄之情。
出处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慰夏孤》:“此情未语泪先溶,自今别去,目断飞鸿。”
例子他目断飞鸿,不忍离开码头
基础信息
拼音mù duàn fēi hóng
注音ㄇㄨˋ ㄉㄨㄢˋ ㄈㄟ ㄏㄨㄥˊ
繁体目斷飛鴻
感情目断飞鸿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用于送行离别等。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祸绝福连(意思解释)
- 大名鼎鼎(意思解释)
- 着手回春(意思解释)
- 又红又专(意思解释)
- 胆寒发竖(意思解释)
- 饿虎吞羊(意思解释)
- 捞一把(意思解释)
- 心旷神怡(意思解释)
- 讨价还价(意思解释)
- 举直错枉(意思解释)
- 粉墨登场(意思解释)
-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意思解释)
- 运筹帷幄(意思解释)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意思解释)
- 引领翘首(意思解释)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意思解释)
- 今古奇观(意思解释)
- 狂风暴雨(意思解释)
- 足不出门(意思解释)
- 如火如荼(意思解释)
- 虑周藻密(意思解释)
- 色厉内荏(意思解释)
- 末大必折(意思解释)
- 朝升暮合(意思解释)
- 金蝉脱壳(意思解释)
- 表面文章(意思解释)
- 超凡入圣(意思解释)
- 断子绝孙(意思解释)
※ 目断飞鸿的意思解释、目断飞鸿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释车下走 | 释:放下,放开。下车徒步跑。形容遇事不冷静。 |
浪迹江湖 | 到处漂泊,没有固定的住处。 |
故家乔木 | ①谓世家的人才、器物必定出众。②喻指乡贤。 |
心灰意冷 | 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
打肿脸充胖子 | 比喻宁可付出代价而硬充作了不起。 |
秣马厉兵 |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
天昏地暗 | 天色昏黄不清;大地黑暗不明。多指云雾遮蔽日月或风沙漫天的景象。昏:昏暗。 |
投石问路 | 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 |
不卑不亢 | 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
救经引足 | 经:自缢,上吊;引:拉;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比喻做的事与愿望相违背。 |
倦鸟知还 | 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 |
度己失期 | 估计己经误了期限。 |
罄竹难书 | 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
拔茅连茹 | 茅:白茅,一种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牵连的样子。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
平心而论 | 论:说。指采取冷静客观的态度作公允的评论;不掺杂任何感情因素。 |
定国安邦 | 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闲情逸致 | 逸:安闲;致:兴致。指毫无事物所累;轻松超逸的情趣。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
凤协鸾和 | 形容夫妻和睦,感情融洽。 |
法不阿贵 | 法:法律。阿:偏袒;讨好。指法律不偏袒有权势富贵的人。意思是秉公执法;不畏权贵。 |
安身立命 |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
欺人自欺 | 自欺:自我欺骗。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
清风劲节 | 喻人品纯洁,节操坚贞。 |
引领翘首 | 引领:伸长脖子;翘首:抬头。伸长脖子,抬着头。非常盼望的样子。 |
鞭辟入里 | 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
阴阳怪气 | 形容态度怪癖,冷言冷语,不可捉摸。 |
主人翁 | 当家作主的人。 |
纷红骇绿 | 纷:纷披;红:指红花;骇:散乱;绿:指绿叶。纷披散乱的红花绿叶。形容花草树木随风摆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