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兕出柙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兕:犀牛一类的野兽。柙:关兽的木笼。虎、兕从木笼中逃出。比喻恶人逃脱或作事不尽责,主管者应负责任。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季氏》:“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基础信息
拼音hǔ sì chū xiá
注音ㄏㄨˇ ㄙˋ ㄔㄨ ㄒ一ㄚˊ
感情虎兕出柙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英语The tigers and rhinoceros escaped from the corrals.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怪诞不经(意思解释)
- 落落大方(意思解释)
- 阿谀奉承(意思解释)
- 二百五(意思解释)
- 强中自有强中手(意思解释)
- 金屋藏娇(意思解释)
- 火树银花(意思解释)
- 以小见大(意思解释)
- 枝对叶比(意思解释)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意思解释)
- 难以置信(意思解释)
- 穷乡僻壤(意思解释)
- 直截了当(意思解释)
- 惜指失掌(意思解释)
- 兵荒马乱(意思解释)
- 十全大补(意思解释)
- 沤沫槿艳(意思解释)
- 过而能改(意思解释)
- 败俗伤风(意思解释)
- 海水不可斗量(意思解释)
- 生拉硬扯(意思解释)
-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意思解释)
- 超然绝俗(意思解释)
- 呼风唤雨(意思解释)
- 耳聪目明(意思解释)
- 虑周藻密(意思解释)
- 华不再扬(意思解释)
- 东道主(意思解释)
※ 虎兕出柙的意思解释、虎兕出柙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魑魅魍魉 | 魑魅:也作“螭魅”;古代传说中山里湖沼里的鬼怪妖精;魍魉:亦作“罔两”;古代传说中的山川精怪。指害人的鬼怪。后用来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原作“魑魅罔两”。 |
嘴里牙多 | 谑语,指会说话 |
缝衣浅带 | 宽袖大带是古代儒者的服饰,借指儒者。 |
胆如斗大 | 胆:胆量;斗:旧时的一种量器,容量为十升。胆子像斗一样大。形容胆量极大。 |
胆寒发竖 | 形容恐怖之极。 |
兵无常势 | 兵:战争;常:常规、不变;势:形势。指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指根据敌情采取灵活对策。 |
鬼瞰其室 | 谓鬼神窥望显达富贵人家,将祸害其满盈之志。 |
倒悬之危 | 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
成竹在胸 | 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 |
归马放牛 |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
诈奸不及 | 犹言十分奸诈。 |
望而生畏 | 看着就害怕。生畏:害怕。 |
罪上加罪 | 指罪恶更为严重。 |
国无宁日 | 宁:安宁。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 |
兵微将寡 | 微、寡:少。兵少将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
事与愿违 |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
心烦意乱 | 心情烦躁;思绪纷乱。形容内心烦闷焦躁。烦:烦躁;意:心绪;心思。 |
通今达古 | 同“通今博古”。 |
凤协鸾和 | 形容夫妻和睦,感情融洽。 |
起死回生 |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指将没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来。 |
才高七步 | 形容才思敏捷。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向后退缩。 |
双柑斗酒 | 比喻春天游玩胜景。 |
不合时宜 | 时宜:当时的需要或时尚。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 |
千真万确 | 真:真实;确:确实。形容情况非常确实。 |
今古奇观 | 奇观:奇异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 |
鸡口牛后 | 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
一刹那 | 刹那:梵文ksana的音译。指十分短促的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