簠簋不修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簠、簋:古代食器、祭器。借指贪污。
出处唐·颜真卿《赠司空上柱国陇西郡开国公李公神道碑》:“公下车,召人吏告之曰:‘官吏有簠簋不修者……未至前一无所问,而今而后,义不相容。”
基础信息
拼音fǔ guǐ bù xiū
注音ㄈㄨˇ ㄍㄨㄟˇ ㄅㄨˋ ㄒ一ㄡ
繁体簠簋不脩
感情簠簋不修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旧时弹劾贪吏常用此语。
近义词簠簋不饬、簠簋不饰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低声下气(意思解释)
- 从俗就简(意思解释)
- 恶衣恶食(意思解释)
- 夜深人静(意思解释)
- 杜绝言路(意思解释)
- 杀鸡取卵(意思解释)
- 投石问路(意思解释)
- 到此为止(意思解释)
- 结驷连骑(意思解释)
- 将寡兵微(意思解释)
- 海水不可斗量(意思解释)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意思解释)
- 满园春色(意思解释)
-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意思解释)
- 臭名昭著(意思解释)
- 色厉内荏(意思解释)
- 主人翁(意思解释)
- 声驰千里(意思解释)
-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意思解释)
- 乱作一团(意思解释)
- 除恶务本(意思解释)
- 勿谓言之不预(意思解释)
- 满天飞(意思解释)
- 成己成物(意思解释)
- 一弹指顷(意思解释)
- 恩重如山(意思解释)
- 岂有此理(意思解释)
- 闻所不闻(意思解释)
※ 簠簋不修的意思解释、簠簋不修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日甚一日 | 一天比一天厉害。 |
后继有人 | 继:继承。指后面有继承的人。 |
强取豪夺 | 凭强力或权势夺取。 |
余波未平 | 指某一事件虽然结束了,可是留下的影响还在起作用。 |
紫陌红尘 | 紫陌:京城的道路;红尘:尘埃。指京城道上非常热闹,尘土飞扬。形容京城繁华或比喻虚幻的荣华。 |
山雨欲来风满楼 | 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情势。 |
费尽心机 | 心机:心思;计谋。指用尽了心思。形容千方百计地谋算。 |
喟然长叹 | 喟然:叹气的样子。因感慨而深深地叹气。 |
志在千里 | 形容志向远大。 |
不三不四 | 不像这也不像那。即不像样子;不伦不类。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 |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 眼红:激怒的样子。仇敌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
投石问路 | 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 |
流离转徙 | 辗转迁移,无处安身。 |
雄心壮志 | 伟大的理想;宏伟的志愿。 |
花言巧语 | 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 |
狭路相逢 |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没有地方可让。后多用来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 |
半夜三更 | 三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半夜子时为三更;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 |
阳春白雪 | 阳春;白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
通今达古 | 同“通今博古”。 |
超然物外 | 超然:脱离;不介入;物:客观世界。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对现实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
清风劲节 | 喻人品纯洁,节操坚贞。 |
迫不得已 | 迫:逼迫;已:停止;结束。逼得毫无办法;不得不如此。 |
天网恢恢 | 比喻作恶的人一定难逃惩罚。 |
千家万户 | 众多人家。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向后退缩。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同“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密锣紧鼓 | 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
不宁唯是 | 宁:请助词,无义;唯:只是;是:这样。不只是这样。即不仅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