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喉抚背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抚:按,捺。掐住咽喉,按住脊背。比喻控制敌方的要害,使其丧失反抗的能力。
出处隋·卢思道《为北齐檄陈文》:“巨舰高舻,顺流东指江都、寿春之域;扼喉抚背之兵,飞龙赤马,绝水南越。”
例子隋·卢思道《为隋檄陈文》:“江都寿春之域,扼喉抚背之兵,飞龙赤马,绝水南越。”
基础信息
拼音è hóu fǔ bèi
注音ㄜˋ ㄏㄡˊ ㄈㄨˇ ㄅㄟˋ
繁体搤喉抚背
感情扼喉抚背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控制要害。
近义词扼吭抚背
英语have a squeeze hold on the enemy by slapping his back and strangling his throat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怪诞不经(意思解释)
- 恨铁不成钢(意思解释)
- 瓮中之鳖(意思解释)
- 鸥鸟不下(意思解释)
- 翻箱倒柜(意思解释)
- 居重驭轻(意思解释)
- 骨肉离散(意思解释)
- 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思解释)
- 到此为止(意思解释)
- 因噎废食(意思解释)
- 危急关头(意思解释)
- 酒后茶余(意思解释)
- 难上加难(意思解释)
- 分门别类(意思解释)
- 兵戎相见(意思解释)
- 受益匪浅(意思解释)
- 从天而降(意思解释)
- 显亲扬名(意思解释)
- 当头棒喝(意思解释)
- 有志竟成(意思解释)
- 不问青红皂白(意思解释)
- 河山之德(意思解释)
- 坑坑洼洼(意思解释)
- 振聋发聩(意思解释)
- 进退维谷(意思解释)
- 恩重如山(意思解释)
- 断子绝孙(意思解释)
- 徐娘半老,风韵犹存(意思解释)
※ 扼喉抚背的意思解释、扼喉抚背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鸣锣开道 | 鸣锣:敲锣。封建时代官吏出行时;前面差役敲锣;吆喝行人回避。现多比喻为某种事物的产生制造舆论。 |
致远恐泥 | 致远:到达远方,比喻委以重任;泥:阻滞拘泥,难行。恐怕妨碍实现远大目标。比喻小技无补于大业。 |
一视同仁 | 视:看待;仁:仁爱。用博大的仁爱之心去看待所有的人以及禽兽。比喻平等待人;不分厚薄亲疏。 |
沟满壕平 | 形容饱满。 |
南辕北辙 |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
恶衣恶食 | 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
绰有余裕 | 形容态度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后也指能力、财力足够而有剩余。 |
旁征博引 | 旁:广泛;征:征求;博:广博;引:引证。广泛地引用材料作为依据、例证。 |
极重不反 | 同“极重难返”。 |
废书而叹 |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
不攻自破 | 不用攻击;自己就破灭了。多指不正确的理论或谣言未经批驳;就露出破绽;站不住脚了。 |
成竹在胸 | 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 |
节哀顺变 | 抑制哀伤,顺应变故。用来慰唁死者家属的话。 |
作乱犯上 | 犯:冒犯。违抗尊长或朝廷,为悖逆或叛乱的行为。 |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 | 事:侍奉,服侍。忠义之臣,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贞节的妇女,不再嫁第二个丈夫。指忠诚不二。 |
望而生畏 | 看着就害怕。生畏:害怕。 |
黄雀衔环 | 黄雀衔着银环以报答恩人。指报恩。 |
悬石程书 | 形容勤于政事。 |
战天斗地 | 战、斗:泛指斗争。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气慨。 |
定国安邦 | 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
家无儋石 | 十斗为一石,两石为一儋。形容家里没有存粮。比喻家境困难。 |
心烦意乱 | 心情烦躁;思绪纷乱。形容内心烦闷焦躁。烦:烦躁;意:心绪;心思。 |
兵戎相见 |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 将:统率,指挥。比喻越多越好。 |
认贼作父 | 把坏人当作父亲;常指卖身投靠坏人或敌人。 |
坐怀不乱 |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
驾轻就熟 | 驾:赶马车;轻:指轻便的车;就:到;熟:熟悉的道路。驾着轻便的车走熟悉的路。比喻办熟悉的事很容易。 |
霜露之悲 | 对父母先祖的悲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