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臂啮指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扼:用力掐;啮:咬。掐胳膊,咬手指。形容母子心灵相互感应。
出处东汉 王充《论衡 感虚》:“曾子左臂立痛,即驰至问母:‘臂何故痛?’母曰:‘今者客来欲去,吾扼臂以呼汝耳。’”
例子清 钱谦益《故福建建宁府……嘉县柯君墓志铭》:“人以是知扼臂啮指,古孝子非虚语也。”
基础信息
拼音è bì niè zhǐ
注音ㄜˋ ㄅ一ˋ ㄋ一ㄝˋ ㄓˇ
繁体搤臂噛指
感情扼臂啮指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母子心灵感应。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谨小慎微(意思解释)
-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意思解释)
- 超俗绝世(意思解释)
- 金光闪闪(意思解释)
- 褒善贬恶(意思解释)
- 空穴来风(意思解释)
-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意思解释)
- 说一不二(意思解释)
- 牛口之下(意思解释)
- 不三不四(意思解释)
- 饿虎吞羊(意思解释)
- 指天誓日(意思解释)
- 海底捞月(意思解释)
- 春冰虎尾(意思解释)
- 水中捞月(意思解释)
- 十恶不赦(意思解释)
- 分门别类(意思解释)
- 龙驭上宾(意思解释)
- 天下第一(意思解释)
- 尽诚竭节(意思解释)
- 念兹在兹(意思解释)
- 胆大心小(意思解释)
- 春寒料峭(意思解释)
- 生知安行(意思解释)
- 千家万户(意思解释)
- 引领翘首(意思解释)
- 心服口服(意思解释)
- 困兽犹斗(意思解释)
※ 扼臂啮指的意思解释、扼臂啮指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 形容无路可走的窘迫处境。 |
心有余而力不足 | 心里非常想做;可是力量不够。 |
不屑一顾 | 不屑:认为不值得;不愿意做或不愿意接受;一顾:看一下。不值得一看。指对某些事物或人看不起。 |
为民请命 | 请命:请示保全生命。泛指有相当地位的人代表百姓向当权者陈述困难,提出要求。 |
狐死首丘 | 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
着手回春 | 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也比喻医术高明。 |
前瞻后顾 | 同“瞻前顾后”。看看前再看看后。有时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 |
诛求无度 | 敛取、需索财贿没有限度。 |
顾后瞻前 | 同“瞻前顾后”。 |
香草美人 | 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 |
不僧不俗 | 僧:指和尚。指不三不四,不伦不类。 |
风流才子 | 风度潇洒,才学出众的人。 |
仰屋著书 | 仰:脸向上;著:写。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
没里没外 | 里外不分,指说话做事不分场合。 |
半路出家 |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离家去当和尚、尼姑。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
走南闯北 | 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闯荡。 |
作贼心虚 | 虚:怕。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
女扮男装 | 女子穿上男装,打扮成男子的模样。 |
共商国是 | 国是:国事;国家的大政方针。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 |
黄耳传书 |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室迩人遥 | 见“室迩人远”。 |
学而优则仕 | 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
卑鄙龌龊 | 龌龊:肮脏。品行恶劣下流。 |
气味相投 | 气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来。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
过门不入 | 经过家门而不回家。形容忠于职守,公而忘私。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语助词;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