樗栎庸材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樗栎:不成材的树木。比喻平庸无用的人。常用作谦词。
出处唐 杨炯《显川县令李公墓志铭》:“炯樗栎庸材,瓶筲小器,仰惟先支,叨雅契于金环;俯逮婚姻,荷深知于玉润。”
例子庶曰:“某樗栎庸材,何敢当此重誉。”(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
基础信息
拼音chū lì yōng cái
注音ㄔㄨ ㄌ一ˋ ㄩㄥ ㄘㄞˊ
繁体樗櫟庸材
感情樗栎庸材是贬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比喻无用之材。
近义词碌碌无为、平庸无奇
反义词才华出众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丝来线去(意思解释)
- 绘影绘声(意思解释)
- 风流人物(意思解释)
- 上气不接下气(意思解释)
- 斗方名士(意思解释)
- 尾生之信(意思解释)
- 明知故问(意思解释)
- 喟然长叹(意思解释)
- 汗牛充栋(意思解释)
- 沤沫槿艳(意思解释)
- 万马奔腾(意思解释)
- 不到黄河心不死(意思解释)
- 飞檐走壁(意思解释)
- 安眉带眼(意思解释)
- 鬼鬼祟祟(意思解释)
-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意思解释)
- 进谗害贤(意思解释)
- 冲锋陷阵(意思解释)
- 经史百子(意思解释)
- 举直错枉(意思解释)
-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意思解释)
- 扣人心弦(意思解释)
- 以夷制夷(意思解释)
- 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意思解释)
- 沉鱼落雁(意思解释)
- 张徨失措(意思解释)
- 力屈道穷(意思解释)
- 珠联璧合(意思解释)
※ 樗栎庸材的意思解释、樗栎庸材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迷而不反 | 迷路后不知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 |
有两下子 | 比喻有点本领。 |
安内攘外 | 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
任人唯亲 | 任:任用。唯:只。任用人不管德才怎样;只用和自己关系亲近的。 |
过五关,斩六将 | 比喻克服重重困难。 |
凿壁借光 | 凿:挖。在墙上凿一小孔,借邻居的灯光读书。形容家贫刻苦读书。 |
喟然长叹 | 喟然:叹气的样子。因感慨而深深地叹气。 |
顿挫抑扬 | 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
必由之路 | 必:一定;由:经过。一定要经过的道路。 |
之死靡二 | 同“之死靡它”。 |
花言巧语 | 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 |
衣锦还乡 | 衣:穿;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穿着华丽的衣服回到故乡;表示向亲邻炫耀自己的富贵。 |
海水不可斗量 | 斗:量器。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计量的。常与“人不可貌相”连用;比喻不能凭人的相貌或现状来测量他的品格、才能或未来。 |
便还就孤 | 就撤回到我这里.。 |
通俗易懂 | 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 |
举直错枉 | 举:选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错:通“措”,废弃,放弃。枉:弯曲,比喻邪恶之人。起用正直贤良,罢黜奸邪佞人。亦作“举直厝枉”、“举直措枉”。 |
扭直作曲 | 比喻是非颠倒。 |
分门别类 | 门:类;别:区别。根据事物的特征分类。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对的;其是:他自己认为是对的。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动不一致。 |
如痴如醉 |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
牛骥同槽 | 见“牛骥同皁”。 |
爱毛反裘 | 古时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 |
不在话下 |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转入别的情节。现多指事物轻微;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用不着说。 |
迷离惝恍 | 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
败德辱行 | 败坏道德和操守。 |
雅俗共赏 | 雅俗:文雅和粗俗。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雅人”;把没文化的人称“俗人”;赏:欣赏。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为各种人所接受。 |
举目无亲 | 举目:抬头看。抬头张望;没有一个亲人。形容人生地疏、孤独无依。 |
止戈兴仁 | 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战争,施行仁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