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一儆众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惩:惩罚;儆:警告。惩罚一个人,以警戒众人。
出处《清史稿·谷际歧传》:“若得惩一儆众,自可群知洗濯。”
基础信息
拼音chéng yī jǐng zhòng
注音ㄔㄥˊ 一 ㄐ一ㄥˇ ㄓㄨㄥˋ
繁体懲一儆衆
感情惩一儆众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意为杀一儆百。
近义词惩一儆百
英语make an example of somebody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床上安床(意思解释)
- 泥牛入海(意思解释)
- 尽信书不如无书(意思解释)
- 戒骄戒躁(意思解释)
- 恶衣恶食(意思解释)
- 神出鬼入(意思解释)
- 倒悬之危(意思解释)
- 薄暮冥冥(意思解释)
- 因噎废食(意思解释)
- 归十归一(意思解释)
- 东扶西倒(意思解释)
- 识字知书(意思解释)
- 见危致命(意思解释)
- 春冰虎尾(意思解释)
- 鸡胸龟背(意思解释)
- 发号施令(意思解释)
- 本末倒置(意思解释)
- 婆婆妈妈(意思解释)
- 将伯之呼(意思解释)
- 绿林强盗(意思解释)
- 妙语连珠(意思解释)
- 坐怀不乱(意思解释)
- 偶语弃市(意思解释)
-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意思解释)
- 荡然无余(意思解释)
- 形形色色(意思解释)
- 是非曲直(意思解释)
- 争分夺秒(意思解释)
※ 惩一儆众的意思解释、惩一儆众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吠影吠声 | 吠:狗叫;影:身影;影子。一条狗看见生人叫起来;很多狗听到叫声也跟着叫起来。比喻不察真情;跟着别人后面盲目附和。 |
先声夺人 | 声:声势;夺人:指动摇人心。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 |
乌合之众 | 合:聚合;众;许多人。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
明争暗斗 |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进行争斗;形容内部钩心斗争;互相争斗的情况。 |
一干二净 | 形容非常干净;也表示一点儿也不剩。 |
酒后茶余 | 指随意消遣的空闲时间。 |
婆婆妈妈 | 形容人动作琐细,言语罗唆。也形容人感情脆弱。 |
大开方便之门 | 给予极大的方便。 |
断织劝学 |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
目无全牛 |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 |
战战业业 | 戒慎畏惧貌。 |
手不释书 | 犹手不释卷。 |
男大当婚 | 指男子成年后要娶亲成家。 |
足衣足食 | 衣食丰足。指生活富裕。 |
妙语连珠 | 连珠:串珠;像珠子一样一个接一个串接着。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 |
鸡口牛后 | 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
一览无余 | 览:看。余:剩余。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 |
寥寥无几 | 寥:稀少;很少;无几:没有几个。形容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
欢聚一堂 | 欢乐地聚集在一起。 |
避俗趋新 | 避:舍弃;趋:奔赴,趋向。指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 |
哀兵必胜 | 哀兵: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一说“哀;悯也”。怜惜和慈爱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能奋起抗战;必获胜利。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 |
西学东渐 | 渐:流入。西方的各种学说向东方流传。 |
烟消云散 | 消:消失;散:散去。像烟雾和云气一样消散。比喻消失得无影无踪。也作“云消雾散”。 |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比喻本来想损害别人,结果却害了自己。 |
息兵罢战 | 兵:打仗。停止或结束战争。 |
黯然神伤 | 心情沮丧;心神忧伤。 |
虎头蛇尾 | 头大像老虎一样;尾巴像蛇一样细。比喻做事有始无终;起初声势很大;后来劲头很小。 |
记忆犹新 | 犹:还;仍然。对过去的往事仍然刻记得清清楚楚;好像刚刚发生一样。形容印象极其深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