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山举鼎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形容力量超人或气势雄伟。
出处《秦并六国平话》卷下:“籍是时年方二十四,力敌万夫,有拔山举鼎之威。”
例子一个人被鸦片束缚住了,任你是拔山举鼎的英雄,铜浇铁铸的罗汉,只要烟瘾一发,顿时骨软精酥,连一些气力都没有。《黑籍冤魂》第一回
基础信息
拼音bá shān jǔ dǐng
注音ㄅㄚˊ ㄕㄢ ㄐㄨˇ ㄉ一ㄥˇ
繁体拔山舉鼎
感情拔山举鼎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力气大。
谜语最厉害的举重运动员
近义词拔山扛鼎
反义词软弱无力
英语herculean or great in strength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万众一心(意思解释)
-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意思解释)
- 自我批评(意思解释)
- 死要面子(意思解释)
- 物腐虫生(意思解释)
- 香草美人(意思解释)
- 凿壁借光(意思解释)
- 外圆内方(意思解释)
- 断断续续(意思解释)
- 头面人物(意思解释)
- 繁文缛节(意思解释)
- 没里没外(意思解释)
- 结驷连骑(意思解释)
- 偃旗息鼓(意思解释)
- 将寡兵微(意思解释)
- 风和日丽(意思解释)
- 刀耕火种(意思解释)
- 死不开口(意思解释)
-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意思解释)
- 定国安邦(意思解释)
- 分工合作(意思解释)
- 春去冬来(意思解释)
- 恐后争先(意思解释)
- 气味相投(意思解释)
- 唯利是图(意思解释)
- 诸如此类(意思解释)
- 无声无息(意思解释)
- 师严道尊(意思解释)
※ 拔山举鼎的意思解释、拔山举鼎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 将:将领;受:接受。将领远征在外可以相机作战,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战。 |
敬业乐群 | 专心学习,和同学融洽相处。 |
默不做声 | 默:沉默。沉默不说一句话 |
费尽心机 | 心机:心思;计谋。指用尽了心思。形容千方百计地谋算。 |
劳民伤财 | 劳民:使人民劳累;伤:耗费。既让人民劳累受苦;又耗费了资财。指滥用人力物力;造成浪费。 |
视微知着 | 看到细微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 |
同室操戈 | 自家人动刀枪。泛指内部相争。操:拿;戈:古代的一种兵器。 |
己溺己饥 |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
满招损,谦受益 | 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
罄竹难书 | 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
专心一志 | 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
风急浪高 | 形容风浪很大。 |
三十三天 |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
叽叽喳喳 | 语音杂乱。 |
斗水活鳞 | 语本《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鳞”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著手成春 | 著手:动手接触。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 |
心上心下 | 形容心神不安。 |
聪明才智 | 聪明:耳聪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
稳如泰山 | 稳:稳固。稳固得像泰山一样。形容极其稳固;不可动摇。 |
信口开河 | 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信口:随口;开河:指说话时嘴唇张合。 |
散言碎语 | 犹言闲言碎语。 |
取之不尽 | 拿不尽。形容极其丰富。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同“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飞蛾扑火 | 蛾:像蝴蝶似的昆虫。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 |
竹篮打水一场空 | 比喻费了力没有效果。 |
困兽犹斗 | 困兽:被围困的野兽;犹:还、仍;斗:搏斗。被围困的野兽还要搏斗。比喻陷于绝境的失败者还要顽抗。 |
末大必折 | 谓树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属权重,危及上级。 |
经国之才 | 指治理国家的才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