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形容一心为公为国。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生。”
基础信息
拼音guó ěr wàng jiā,gōng ěr wàng sī
注音ㄍㄨㄛˊ ㄦˇ ㄨㄤˋ ㄐ一ㄚ,ㄍㄨㄥ ㄦˇ ㄨㄤˋ ㄙ
感情国耳忘家,公耳忘私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可分开使用。
近义词公耳忘私,国耳忘家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逍遥法外(意思解释)
- 强取豪夺(意思解释)
- 前因后果(意思解释)
- 满山遍野(意思解释)
- 尾生之信(意思解释)
- 寿元无量(意思解释)
- 雄心壮志(意思解释)
- 一场空(意思解释)
- 诈奸不及(意思解释)
- 光前裕后(意思解释)
- 专心一志(意思解释)
- 海水不可斗量(意思解释)
- 不能自拔(意思解释)
- 罪上加罪(意思解释)
- 兴高采烈(意思解释)
- 雷霆万钧(意思解释)
- 安闲自得(意思解释)
- 才高七步(意思解释)
- 春寒料峭(意思解释)
- 字斟句酌(意思解释)
- 逢人说项(意思解释)
- 他山之石(意思解释)
- 湖海飘零(意思解释)
- 致知格物(意思解释)
- 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意思解释)
- 牛衣对泣(意思解释)
- 变态百出(意思解释)
- 抗尘走俗(意思解释)
※ 国耳忘家,公耳忘私的意思解释、国耳忘家,公耳忘私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十全十美 | 十分完美;毫无欠缺。 |
后继有人 | 继:继承。指后面有继承的人。 |
条条大路通罗马 | 比喻采用许多不同的方法办事,都可以收到同样的效果。 |
改过迁善 | 改正错误,变成好的。指去恶就善。 |
知无不言,言无不听 | 说的人,凡是知道的无不说出,听的人,没有一句话不接受。 |
起兵动众 | 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
紫陌红尘 | 紫陌:京城的道路;红尘:尘埃。指京城道上非常热闹,尘土飞扬。形容京城繁华或比喻虚幻的荣华。 |
顾后瞻前 | 同“瞻前顾后”。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后借喻突然出现新的好形势。 |
和风细雨 | 温和的风和细小的雨。本指自然现象;现多指用和缓的态度和方式处理问题。 |
多情善感 | 感情丰富,容易伤感。 |
冠绝一时 | 冠绝:遥遥领先,位居第一。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首屈一指。 |
雨散风流 | 比喻离散。 |
目不斜视 | 眼睛不往旁边看。形容目光庄重;神情严肃。 |
熟能生巧 | 巧:技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
牛刀小试 | 牛刀:宰牛的刀。用宰牛刀在小生物身上做试验。比喻有大本领而先在小事上略微施展一下。 |
家无儋石 | 十斗为一石,两石为一儋。形容家里没有存粮。比喻家境困难。 |
贤母良妻 | 见“贤妻良母”。 |
风声鹤唳 | 唳:鹤鸣声。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
古往今来 | 从古代到现在。泛指很长一段时间。 |
闲情逸致 | 逸:安闲;致:兴致。指毫无事物所累;轻松超逸的情趣。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
有求必应 | 只要有人请求;就一定答应。形容容易答应人的请求;好说话。 |
孜孜不倦 |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样子)。 |
会少离多 | 相会少,别离多。感慨人生聚散无常或别离之苦。 |
祝哽祝噎 | 祝:祷祝;哽、噎:食物堵住食道。古代帝王敬老、养老的表示:请年老致仕者饮酒吃饭,设置专人祷祝他们不哽不噎。 |
伸手不见五指 | 形容光线非常暗,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 |
如火如荼 | 荼:音图。像火一样红;像茅草花一样白。比喻气势浩大而热烈。 |
以夷制夷 | 夷: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