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铢程镒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用铢同镒作比较,表示很不相称。
出处明·姚士粦《见只编》卷上:“陈水南臬宪尝以南唐李昪宜继唐后,遂改马令《南唐书》为《唐馀纪传》,此犹萧常以《三国·蜀志》为《续后汉书》也。然昭烈世系甚明,犹觉以铢程镒……昪本安吉砦将潘某之子,昪姓实潘也……”
基础信息
拼音yǐ zhū chéng yì
注音一ˇ ㄓㄨ ㄔㄥˊ 一ˋ
繁体以銖程鎰
感情以铢程镒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以镒称铢、以铢称镒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天经地义(意思解释)
- 孜孜以求(意思解释)
- 言而无信(意思解释)
- 功成名就(意思解释)
- 慌里慌张(意思解释)
- 流离颠沛(意思解释)
- 下临无地(意思解释)
- 学而不厌(意思解释)
- 多情善感(意思解释)
- 扬威耀武(意思解释)
- 徇私舞弊(意思解释)
- 吉光片羽(意思解释)
- 国无宁日(意思解释)
- 斗水活鳞(意思解释)
- 摧身碎首(意思解释)
- 理直气壮(意思解释)
- 贤母良妻(意思解释)
- 超然物外(意思解释)
- 汲汲顾影(意思解释)
- 如出一辙(意思解释)
- 祝哽祝噎(意思解释)
- 千真万确(意思解释)
- 色厉内荏(意思解释)
- 药石无效(意思解释)
- 识时务者为俊杰(意思解释)
- 满天飞(意思解释)
- 遥遥无期(意思解释)
- 拔毛连茹(意思解释)
※ 以铢程镒的意思解释、以铢程镒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网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勤俭节约 | 指人勤于劳作而生活简单俭朴。 |
旁敲侧击 | 侧:旁边;击:敲打。在旁边敲打。比喻说话作文隐晦曲折;不直接把意思表达出来。 |
俯拾即是 | 俯:低头;弯腰;即:就。一弯腰就可捡得;到处都是。形容为数很多;极容易得到。 |
趁火打劫 | 趁:利用;乘机;劫:抢劫。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比喻趁别人处在危难时刻从中捞一把或趁机害人。也作“乘火打劫”。 |
习非成是 | 对某些错误事情习惯了,反以为本来就是对的。 |
光前耀后 | 光前:光兴前业。光耀祖先,造福后代。 |
浪费笔墨 | 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过于繁琐。 |
乌合之众 | 合:聚合;众;许多人。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
坏法乱纪 | 破坏法制和纪律。 |
投石问路 | 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 |
拉大旗作虎皮 | 比喻打着革命的旗号来吓唬人、蒙骗人。 |
可想而知 | 想:推想。可以通过推想而了解真相。 |
汗牛充栋 | 栋:栋宇;房屋。指藏书太多;运输时可使牛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书籍极多。 |
成竹在胸 | 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 |
学而不厌 |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厌:满足。 |
不得而知 | 得:能够。无从知道。 |
飞檐走壁 | 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 |
倦鸟知还 | 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 |
大张旗鼓 |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 |
绊脚石 | 绊脚的石头,比喻阻碍前进的东西。 |
死不开口 | 至死也不说话。指缄口不言 |
阳春白雪 | 阳春;白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
定国安邦 | 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
意兴索然 | 索然:全无,空尽。兴致全无。形容一点兴致也没有。亦作“兴致索然”。 |
一窍不通 | 窍:洞;这里指心窍。一窍都不是贯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闭塞、愚钝。 |
礼坏乐缺 | 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教化的规范;缺:残破,废缺。形容社会纲纪紊乱,动荡不安。 |
过门不入 | 经过家门而不回家。形容忠于职守,公而忘私。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