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目警心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看到某种情况,心中引起警觉。
出处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大学·传第六章一》:“如为子而必诚于孝,触目警心,自有许多痛痒相关处。”
例子贵友既著有《醒迷文》,俟寄到时明岁开设学堂,可钞贴各乡镇讲堂,以便教习随时讲解,俾学生触目警心。《扫为帚》第二四回
基础信息
拼音chù mù jǐng xīn
注音ㄔㄨˋ ㄇㄨˋ ㄐ一ㄥˇ ㄒ一ㄣ
繁体觸目警心
感情触目警心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物等。
近义词触目儆心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俯拾即是(意思解释)
- 释车下走(意思解释)
- 劳燕分飞(意思解释)
- 妇人醇酒(意思解释)
- 令人神往(意思解释)
- 疑邻盗斧(意思解释)
- 漏洞百出(意思解释)
- 天之骄子(意思解释)
- 人心归向(意思解释)
- 鸿鹄将至(意思解释)
- 快心满志(意思解释)
- 庖丁解牛(意思解释)
- 沤沫槿艳(意思解释)
- 百无一是(意思解释)
- 有权有势(意思解释)
- 妻儿老少(意思解释)
- 举世无敌(意思解释)
- 举直错枉(意思解释)
- 春去冬来(意思解释)
- 一窍不通(意思解释)
- 狼吞虎咽(意思解释)
- 如火如荼(意思解释)
-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意思解释)
- 走过场(意思解释)
- 沉鱼落雁(意思解释)
- 转弯磨角(意思解释)
- 惹是生非(意思解释)
- 倒载干戈(意思解释)
※ 触目警心的意思解释、触目警心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 饱:吃足;终日:整天。整天吃得饱饱的,什么事也不干。 |
帮倒忙 | 指主观上想帮忙,实际上却起了反作用。 |
莫衷一是 | 莫:不;还是;衷:折衷;断定;是:对。指不知哪个正确。形容各种意见都有。得不出一致的看法。 |
疑邻盗斧 | 疑:怀疑;斧:斧头。怀疑邻居偷他的斧头。指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
逢人只说三分话 | 逢:遇见。指人与人互相欺瞒,不把实际情况或心里话说出来。 |
二八佳人 | 二八:指十六岁:佳人:美女。十五六岁的美女。 |
胸有成竹 | 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
遗形藏志 | 超脱形骸,舍弃心性,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 |
言而无信 | 信:信用。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原作“言而不信”。 |
算尽锱铢 | 算:计算;锱铢:旧制1两=4锱,1两=24铢,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指苛敛钱财。 |
白发苍苍 | 苍苍:灰白色。形容年迈而头发花白。 |
拔茅连茹 | 茅:白茅,一种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牵连的样子。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
绘声绘影 | 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
风急浪高 | 形容风浪很大。 |
女扮男装 | 女子穿上男装,打扮成男子的模样。 |
款学寡闻 | 形容学问浅、见识少。 |
龙争虎斗 | 龙与虎之间的争斗。形容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紧张。 |
歌舞升平 | 边歌边舞;庆祝太平;有粉饰太平的意思。含贬义。升平:太平。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迭床架屋 | 床上搁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 |
充耳不闻 | 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
了如指掌 | 了:了解;清楚。指掌:指手掌里的东西。形容对情况清楚得就像指点掌上的东西;给人看一样。比喻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
匪夷所思 |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规;引申为寻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谈、技艺、事情等离奇;超出寻常。 |
心小志大 | 办事小心,抱负远大。 |
万变不离其宗 | 宗:宗旨、目的。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其本质或目的不变。 |
一览无余 | 览:看。余:剩余。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 |
叫苦不迭 | 不迭:不停止。形容连声叫苦。 |
脱口而出 | 指话语未经思索;随口而言。脱口:不加思索地开口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