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蝮蛇螫手,壮士解腕蝮蛇螫手,壮士解腕的意思
shéshìshǒu,zhuàngshìjiěwàn

蝮蛇螫手,壮士解腕



蝮蛇螫手,壮士解腕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手腕被腹蛇咬伤,便立即截断,以免毒液延及全身,危及生命。比喻事到紧要关头,必须下决心当机立断。也比喻牺牲局部,照顾全局。

出处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梁武帝中大通二年》:“蝮蛇螫手,壮士解腕。割指亦是其类,乃吉祥也。”

例子蝮蛇螫手,壮士解腕,英雄作事不顾小名小义,今贪能容之虚名,受诛夷之实祸,还恐噬脐无及。(《隋唐演义》第四十六回)


基础信息

拼音fù shé shì shǒu,zhuàng shì jiě wàn

注音ㄈㄨˋ ㄕㄜˊ ㄕˋ ㄕㄡˇ,ㄓㄨㄤˋ ㄕˋ ㄐ一ㄝˇ ㄨㄢˋ

繁体蝮蛇螫手,壯士解腕

感情蝮蛇螫手,壮士解腕是中性词。

用法复句式;作分句;比喻牺牲局部,照顾全局。

近义词蝮螫解腕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蝮蛇螫手,壮士解腕的意思解释、蝮蛇螫手,壮士解腕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网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纵横开合 指操纵自如。同“纵横开阖”。
说雨谈云 雨、云:男女欢合。谈论男女欢合之事。
将功补过 将:拿;补:补偿。用功劳补偿过错。
志在千里 形容志向远大。
饮水思源 喝水时想到水源。比喻不忘本。
唯物主义 认为世界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的哲学观点。
反治其身 治:整治;身:身体;其身:自身。反而整治自身。指自己反被自己整治的别人的方法所治服。
不到黄河心不死 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大张旗鼓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
赴汤蹈火 赴:去;走向;汤:开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融会贯通 融会:融合领会;贯通:透彻理解。指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贯穿在一起;从而取得对事理全面透彻的理解。
理直气壮 直:正确、合理、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正确、充分;说话的气势就很盛。
风声鹤唳 唳:鹤鸣声。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羊质虎皮 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共为唇齿 比喻互相辅助。
身败名裂 地位丧失;名声败坏。现在也形容干了坏事;遭到彻底失败。
汗马功劳 汗马:战马奔驰出汗。指将士立下战功。后指对事业的辛勤贡献。
顾景惭形 看着身影,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谓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称号等而感到惭愧。
春寒料峭 料峭:形容初春的微寒。形容早春微带寒意;刺入肌骨。也作“料峭轻寒”、“料峭春寒”。
形影相随 像人或物体与其影子那样总是在一起。形容关系密切;永不分离。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同“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迷离惝恍 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偶语弃市 偶语:相对私语;弃市:在闹市执行死刑。指在暴政下,二人相对私语也会遭到杀身之祸。
北斗之尊 北斗星的位置近于天的中心。比喻地位非常尊贵。
在此存照 照:查考,察看。写下字据保存进来,以作凭证
势在必行 行:做。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
他山之石 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错误的外力。